- 宫颈癌‧ 主要病因是持续感染高危型HPV。 · 可注射HPV疫苗预防,但不能百分百避免。 · 21~65岁女性,建议定期筛查TCT和HPV。
症状
宫颈癌会引起哪些症状?
早期的宫颈癌常无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以下症状:
- 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后期则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 阴道流液:阴道流液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淘米水状,有腥臭。
- 晚期症状:邻近组织器官及神经被癌侵犯时,可出现尿急、便秘、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肿瘤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积水、尿毒症等;晚期患者可有贫血、恶液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宫颈癌复发常见部位在哪?
宫颈癌的复发部位主要分为 3 类:
- 阴道及宫颈局部复发
- 盆腔内复发
- 远处转移至肺肝脑等脏器的复发
- 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后期则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病因
宫颈癌的病因是什么?
持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以 HPV-16 及 18 型最常见。
性接触是 HPV 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性行为活跃的年轻女性中,HPV 感染很常见,感染高峰年龄为 18~30 岁。HPV 感染一定会导致宫颈癌吗?
不是的。
首先,HPV 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大类,只有高危型 HPV 可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低危型 HPV 则可能导致外生殖器疣等良性疾病,和宫颈癌无关。
其次,大部分 HPV 感染的患者可以自行清除病毒 (无论感染的是高危型或低危型),一般自然清除的时间是 7~12 个月。
综上,只有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患者才有可能发生宫颈癌。哪些人更容易患宫颈癌?
- 初次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
- 初潮过早、多孕多产、早年分娩。
- 卫生习惯不良、不洁性生活。
- 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 C)。
- 其他生殖道病毒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 吸烟、吸毒等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效应,促进癌发生可能。
- 与高危男子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高危男子包括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宫颈癌的。
宫颈糜烂是发展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吗?
不是。
宫颈糜烂不是发展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筛查的频率与方法同无宫颈糜烂者一致。没有症状的生理性的宫颈糜烂,不需任何治疗。宫颈癌会遗传吗?
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HPV 是宫颈癌的病因,约 80% 的女性一生中都曾有过 HPV 感染,只有 5%~10% 的高危 HPV 持续感染者进展为宫颈癌,这说明高危人群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取决于遗传背景的差异。然而遗传因素在宫颈癌中所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初次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
诊断
如何诊断宫颈癌?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是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可以初步判断有没有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可能。
确诊还是要依据组织学诊断:
- 阴道镜检查 + 宫颈活检:阴道镜下观察宫颈表面病变状况,选择可疑癌变区进行活组织检查。
- 宫颈锥切术:TCT 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或活检为原位癌者,需要行宫颈锥切术,取得病变组织后进行活检确诊。
TCT 检查发现「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是有癌变吗?
在 TCT 的结果描述中出现「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说明结果有异常。如果结果正常,一般是描述未「轻度炎症」「正常结果」或者是「未见异常细胞」。
TCT 的异常结果分为 5 种,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 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指宫颈细胞发生轻微的变化,但是不足以达到低度病变(LSIL)的程度,如果高危 HPV 阳性,应该行阴道镜检查,如果 HPV 阴性,应该 ≤ 3 年复查。
- 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指可能有癌前病变,但是其细胞的异型程度不够确切诊断,此类病人需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 低度上皮内病变(LSIL):相当组织病理学 CIN 1 级(轻度不典型增生),发现一些可疑癌前病变细胞,但不是癌细胞,这个阶段的病情有部分会自行消退,应 3 个月复查 TCT 细胞学检查,或进行阴道镜检查。
- 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相当于组织病理学 CINII-III 级,这相当于癌前病变,如果不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的话,发展为癌的可能性较大,应及时取病理组织学活检或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 鳞状细胞癌(SCC),可诊断宫颈癌。
宫颈癌如何分期?
医生会在开始治疗宫颈癌之前对其进行分期,主要依据的是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的受侵情况。主要有以下四期:
- I 期,肿瘤局限在子宫颈;
- II 期,肿瘤超越子宫,但未达骨盆壁,或未达阴道下 1/3;
- III 期,肿瘤已经扩展到骨盆壁,在进行直肠指诊时,在肿瘤和盆壁之间无间隙;
- IV 期,肿瘤超过了真骨盆范围,或侵犯膀胱,或直肠黏膜。
肿瘤越小,所在的宫颈位置越表浅,没有远处转移或者扩散,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阴道镜检查 + 宫颈活检:阴道镜下观察宫颈表面病变状况,选择可疑癌变区进行活组织检查。
治疗
怀疑宫颈癌,应该看哪个科?
妇科。
宫颈癌患者能活多久?
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密切相关。比如:
- Ib 与 IIa 期患者,手术与放疗效果相近,有淋巴转移者预后差。
- 宫颈腺癌放疗疗效不如鳞癌,早期易有淋巴转移,预后差。
I 期宫颈癌的 5 年存活率为 81.6%,II 期宫颈癌的 5 年存活率 61.3%,III 期宫颈癌的 5 年存活率 36.7%,IV 期宫颈癌的 5 年存活率 12.1%。宫颈癌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早期患者,根据分期不同,可采用不同范围的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 放疗:主要用于晚期患者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 手术及放疗联合治疗:对于局部病灶较大,可先做放疗待癌灶缩小后再手术;手术治疗后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转移或阴道有残留癌灶者,可术后放疗消灭残存癌灶,减少复发。
- 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也可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
宫颈癌患者需要切除子宫么?
很多年轻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期望保留生育功能,可以不切除子宫,只作宫颈锥形切除术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部分 I 期患者可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其晚期流产率及早产率均较高。
宫颈癌常见的化疗药物有哪些?
宫颈癌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博来美素、丝裂霉素、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什么叫宫颈癌复发?
宫颈癌根治性治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愈阶段,又发现新的与原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病灶,称为复发。放疗后复发指出现在放疗结束 3 个月以后的新发病灶。手术后复发指出现在手术后 6 个月以后的新发病灶。
宫颈癌复发风险有多高?
宫颈癌治疗后复发 50% 在 1 年内,75%~80% 在两年内;盆腔内局部复发占 70%,远处转移为 30%。
宫颈癌复发该如何治疗?
-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清除术可用于治疗盆腔中心复发的宫颈癌患者,但由于曾经的宫颈癌手术及放疗所致的腹腔内广泛纤维化,使再次手术难度增大。
- 放疗:是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 化疗。
-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的肿瘤治疗手段。
生活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在饮食和生活上有无特殊注意事项?
饮食上无特殊禁忌,健康、均衡饮食即可。烹饪时注意少放盐,少放油,少用含盐高的调料,少吃腌制菜、腌制肉等;主食不要只吃精米白面,可以用粗粮、杂豆、薯类、南瓜等替代部分主食;荤素合理搭配,肉类首选鸡鸭鱼等白肉,少吃肥肉,鸡蛋、牛奶是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如果是素食主义者,可以多吃豆类和豆制品来补充蛋白;多吃水果、蔬菜;尽量不喝酒。
生活上无特殊注意事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不要吸烟;坚持运动,不要久坐,避免超重和肥胖,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相结合,强度适中不过量;不管早睡还是晚睡,每天保证足量的睡眠;当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学会自我调节。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应该如何安排复查?
治疗后 2 年内每 3 个月复查一次,3~5 年内每 6 个月复查一次,第 6 年开始每年复查一次。复查的内容包括盆腔检查、阴道涂片细胞学检查、胸片及血常规。
怀孕时发现宫颈癌怎么办?
妊娠早、中期以及时治疗母体癌肿为主,而妊娠 24 周后者可延缓治疗,于孕 32~34 周行剖宫产后再治疗宫颈癌。治疗原则仍为早期病变选用手术治疗,中晚期病变采用放射治疗。
宫颈癌患者还能继续怀孕吗?
具体情况,要医生对宫颈癌孕妇进行分期,从而根据分期来决定。对于那些延迟治疗时间,而等待宝宝出生后再进行治疗的早期宫颈癌孕妇来说,只能选择剖腹产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子宫根治性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预防
宫颈癌可以预防吗?
可以,目前已发明出可以预防宫颈癌的疫苗——HPV 疫苗。世界范围内有三种类型的 HPV 疫苗,2 价、4 价、9 价。
可在现金捕鱼平台 App 搜索「HPV疫苗」,进一步了解详情。接种了 HPV 疫苗,一定可以防止宫颈癌发生吗?
不一定。国内的 2 价疫苗针对的是 HPV-16 和 HPV-18,这两种亚型的 HPV 导致了 70% 的宫颈癌,注射 2 价疫苗可以降低这部分宫颈癌的发生率。但导致宫颈癌的 HPV 还有许多其他亚型,不在预防范围内(4 价、9 价也不能完全覆盖)。
此外,接种疫苗的时机也很重要。推荐在 9~12 岁之间接种,13~26 岁可补种,最佳接种是首次性生活之前。如果已有性生活后才接种,会导致疫苗的预防作用大打折扣。
不过,即使错过宫颈癌的最佳接种时间也不要太沮丧。宫颈癌是可以筛查的,只要坚持筛查、在癌前病变时就发现问题,然后尽早解决,同样可以阻止宫颈癌的发生。如何进行宫颈癌筛查?
可以筛查宫颈癌的检查包括: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如 TCT、HPV 检测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行阴道镜及活检,以最终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
- 对于持续 HPV 感染的女姓,需要每年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和 HPV,必要时做阴道镜检查。
- 对于无免疫功能低下、无 HPV 感染症状、既往 HPV 筛查阴性的女性,可以按照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的建议定期筛查宫颈癌:
- 21~29 岁女性,每 3 年接受一次 TCT。
- 30~65 岁的女性,每 3 年进行一次 TCT,每 5 年进行一次 HPV 检查;或者每 5 年进行一次 TCT + HPV 检查(联合检查)。
- 65 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既往接受过充分筛查且无危险因素,则无须接受筛查。
- 因癌前病变以外的其他原因接受过包括宫颈切除在内的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无须接受筛查。
- 21~29 岁女性,每 3 年接受一次 TCT。
接种过 HPV 疫苗者是否可以改变宫颈癌筛查方式?
接受过 HPV 疫苗者应该如同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进行筛查,且筛查的项目和频率一致。尽管 HPV 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的一步, 但它不影响宫颈癌常规筛查的必要性。
除了接种 HPV 疫苗,还有哪些预防宫颈癌的措施?
- 戒烟;
- 注意性接触的卫生和安全,戴安全套可以有效减少 HPV 的传染;
-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 对于持续 HPV 感染的女姓,需要每年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和 HPV,必要时做阴道镜检查。